


用愛心呵護生命 用奉獻感動青春
——記全國“五一”先進工作者、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劉欣
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劉欣,一提起她,不論是醫院的領導、同事,還是她曾經救治過的患者,無不為她精湛的醫術、崇高的醫德、親切樸實的為人豎起大拇指。 劉欣是民建青海省委六屆委員會委員,民建青海省委綜合十支部主委。同時她還是西寧市政協委員,青海省婦聯代表。由于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劉欣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省衛生系統“先進個人”、“西寧市勞動模范”、“青海省勞動模范”,多次被民建青海省委評為“優秀會員”。她所領導的產科先后獲得過“巾幗文明崗、“工人先鋒號”的文明稱號。 2015年 “五一”劉欣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醫德高尚,用愛心為患者服務
作為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劉欣和她的同事們多年來承擔著西寧和青海省各州(市)、縣等鄰近地區的危重、疑難孕產婦的搶救工作。20多個春秋,她克服高原反應及民族地區的語言障礙,堅持“對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賤富貴”的原則,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終奮斗在醫療一線。劉欣經常對科室的醫生護士講:作為醫生,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帶著感情做、帶著激情干,不僅要治好病,還應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選用適當的藥物,努力做到“讓病人用最少的錢、最短的時間治好病”。每次見到她,她都是面帶微笑,腳帶小跑,在病房、產房、門診和手術室之間來回奔波,穿梭忙碌,找她看病、咨詢的絡繹不絕。而她不管工作多忙,無論身體多累,對病人都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而且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為病人檢查格外認真細致。 作為一名醫生,劉欣的心里時刻想著患者,看病為病人省,能省一分算一分,搶險為病人爭,能爭一秒算一秒。開處方選藥,她總選那些療效相同但定價較低的藥物,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從醫二十多年來,劉欣始終把病人當親人,視患者如姊妹,治療上盡心盡職,生活上關懷備至,對家庭困難患者總是盡力幫助,盡心照顧。
現代社會,隨著大家健康意識和生命意識的提高,母嬰的生命安全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也給產科大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劉欣認為,要當好一名產科大夫,除了扎實的臨床學科基礎、細致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面對危機情況,要有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確保母嬰的生命安全。在工作中,她多少次在嬰兒窒息的緊急情況下用嘴直接吸羊水,多少次因搶救病人徹夜不眠。家住果洛州的患者桑吉,家庭極度貧困,因患子宮肌瘤無錢治療,掙扎在生死邊緣。劉欣用工資為她墊付了住院費,又為她購買營養品、生活日用品,還經常到她的床前問寒問暖、陪護照料。全科醫護人員在劉欣的影響和帶動下,自發地為桑吉捐款捐物,幫助她戰勝難關,與病魔斗爭;記得有一天中午,剛從手術臺上下來的劉欣得知產房有個產婦產程進展不順利,自然分娩有困 難,為了減少產婦的痛苦,她顧不上吃飯喝水,又和助手一起走上手術臺,餓著肚子一直忙碌到下午3點多,終于為該產婦成功地施行了剖宮產手術,確保了母子平安。產婦的家人十分感激,非要請她吃飯,卻被她婉言謝絕了。二十多年來,劉欣就是這樣,始終堅持有條子沒條子一個樣,有關系沒關系一個樣。她不分上下班,不論白天黑夜,不管節假日,不談雨雪天,只要患者需要她總是有求必應。每年開展手術超百例,救治危重患者近千人,而且從不說一聲苦、叫一聲累,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也因為如此,許多患者都點名要劉欣治療或做手術,甚至想方設法給她紅包,可她手術照做,就是“紅包”一個不收。有時為了不影響患者及家人的情緒,她既使收下“紅包”,出院前也肯定要退給病人或直接為病人繳納住院費。2011年,有一天凌晨1點鐘,劉欣接到醫院總值班電話,有一臺剖腹產手術必須立即實施。劉欣因為天黑在下樓乘車時不慎摔倒,當時劇痛傳遍全身,劉欣只是稍做休息,乘車來到醫院做手術。等到手術成功母子平安后,她自己去骨科進行相關檢查后才知道,自己這一跤摔的不輕,造成了骶尾骨脫位以及右膝內側韌帶損傷,骨科醫生建議她必須臥床休息,但她天明后還是繼續在科室堅持工作。劉欣說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甚至天天相伴。但是忙碌之后,聽到患者的一聲道謝,看到病人贈送的錦旗,這就是對自己工作的最大肯定,比起這些來,勞累與付出實在算不上什么。
作為一名女性,劉欣說她最大的歉疚就是對家人。記憶中,不知多少個夜晚,當大家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她站在手術臺上忘我的工作;多少個節假日,當家長陪著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她要巡查重點患者、檢查科室工作、組織業務學習。20多年來,劉欣從來沒有休過年休假,經常是看完門診再去做手術,有時候一周需要值好幾個夜班,白天還要正常上班。只要不是出差,她幾乎天天到病房查房。多少年來,劉欣也記不得多少次從節日聚會、家人團聚和夢鄉中趕到手術室,深夜劉欣忙碌而鎮定的身影深深刻在了產科醫生護士的腦海里。上初中的時候劉欣就答應女兒考上大學后去送女兒上學,但是因為當年醫院“創三甲”期間的忙碌也未能成行,丈夫和女兒現在說起這件事來還有點“耿耿于懷”。
大愛無疆,心系災區群眾
2010年玉樹大地震發生后,省市各大醫院進入緊急戰備狀態,不分晝夜接治震區傷員成了劉欣當時最重要的工作。劉欣從家中抬來鋼絲床,吃住在辦公室,始終奮戰在醫療行業抗震救災的第一線;颊呃吩诘卣鹬惺チ艘粋女兒,后因為盆腔血腫,骨盆骨折轉入產科。望著悲痛欲絕,身受病痛的拉姆,劉欣不分晝夜的守候在拉姆身邊去開導她、安慰她。劉欣幫拉姆擦洗身體,買來飯陪她一起吃,和她說話聊天。幾天后,拉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開始正常進食,配合治療。出院的時候,拉姆長時間緊緊握住劉欣的手,滿含熱淚,兩個大拇指對著這位像親人一樣照顧了她十幾天天的白衣天使,用不太熟練的漢語連聲說“謝謝”,這場景至今還被產科的醫生和護士經常提起。
患者南措的兒子在玉樹地震中遇難,丈夫肋骨骨折,南措因骨盆及右上肢骨折入院,生活不能自理,身邊無人照顧,喪子的傷痛讓她情緒萬分悲痛。聽到這個消息,剛下了手術的劉欣來不及喝一口熱水就前往骨科為南措會診,劉欣和姐妹們仔細為南措擦洗全身的泥土和血跡,更換新衣。劉欣一有時間就去找南措說話談心。4月21日是南措43歲生日,劉欣和護士們為南措買來了鮮花和蛋糕,一口口將蛋糕親手喂進她嘴里。南措感動地說:“謝謝你們,親人們都不在我身邊,謝謝你們給我過生日,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甜的蛋糕……謝謝你們!”出院后的南措向產科寄來了感謝信,她在信中寫到:“我在住院期間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你們讓我看了災后的生活希望,我永遠記得你們這里和藹可親的醫生護士們,玉樹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2010年5月4日,同樣是在地震中遭遇不幸,失去雙親的12歲患者旦周已西要傷愈出院了,一大早,劉欣和同事們拿著特意為他買的新鞋和食品來到床前為他送行,旦周已西看著大家,一句話都不說,眼里卻噙滿了淚水。在他肋骨骨折住院的這段日子里,醫護人員給予他精心的護理和母親般的關懷,使他從災難的傷痛中走了出來,恢復了孩童天真、燦爛的笑容。此時看得出他是舍不得離開大家,劉欣雙手捧著他的小臉,對他說:“你回去后要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考上大學,為你的家鄉玉樹爭光”。他流著淚堅定地點點頭,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都熱烈鼓掌為他加油!大家將他送到車上,心中默默祝福他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擁抱美好的明天。
而提起這些事的時候,劉欣顯得很淡然,她說:“大災無情,大愛無疆,作為醫生,在玉樹地震時我能趕到一線去,已經很遺憾了,我做的這些,任何一個大夫都能做到,真的不算什么”。
愛崗敬業,帶領團隊促發展
1993年,劉欣從青海大學醫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至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工作。2007年8月,劉欣從北京301醫院進修歸來后,積極應用新技術,在婦科及產科開展導樂分娩、無痛分娩、分娩球助娩等技術,開展“曠置縫合術”對胎盤植入的治療,定期開設孕婦學校,逐步擁有完備的胎兒監護系統,為產前、產時宮內胎兒的監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為民族地區“三甲”醫院科室的負責人和科技帶頭人,劉欣犧牲業余時間,多次參加技能培訓。經過多年的實踐,她在婦科及產科的病理處理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準確診斷處理高危妊娠、難產以及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妊娠并發癥和疑難雜癥,她結合臨床實踐,摸索出廣泛子宮全切盆底淋巴清掃術、創新性地開展了子宮契形切除術,切除子宮保留雙側附件,大大提高了婦女術后生活質量。為民族地區醫療保障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青海省醫療衛生行業內享有較高聲譽。
身為“三甲”醫院的科主任,她以身作則,為全科同事做出了榜樣。她在開會時常對科室的醫生護士說“醫生不努力,患者會流淚”,她不只是這樣要求,更是帶頭這樣做的。門診接治,劉欣總是早到半個小時,晚走半個小時,總是要把當天掛號的病人全部診治完才走,不讓一個患者失望而歸。為讓從各州縣趕來的病人盡早得到治療,在科室里劉欣也是經常加班加點,不休息不按時吃飯已習以為常。劉欣不僅在醫術上精益求精,在服務態度上她也絲毫不馬虎,在她的帶領下,產科全體醫生護士經過不斷努力,逐漸建立了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全面、優質、高效、便捷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她率領科室人員長期致力于醫療新技術、新業務在臨床上的開發應用,先后開展了新生兒游泳、撫觸、家庭化分娩、無痛分娩、水中分娩及產病一體化服務模式,滿足了不同層次孕產婦需要,尤其是開展的無保護接生自然分娩、水中分娩等先進技術,在省內領先,國內也較突出。目前,西寧市第一醫院的產科從原來的十幾張床位發展到擁有2層樓的專業科室,擁有溫馨病房數間,病床60張余,每年有4000多名嬰兒從這里出生。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也以“醫術好、服務好、收費低”的口碑打響了名氣,各項設施和人才配套均達到全省領先水平,不單是西寧市民,更有許多農牧區群眾慕名而來。近年來,產科收入連續幾年居全院第一,為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都說產科故事多,作為科主任,她的身體力行也影響到了她的團隊,多年來,這個科室的醫患關系一直處理得很好,從沒有大的糾紛產生。當病人不理解或對治療提出異議時,劉欣總是耐心解釋。她常說:人來到世上遇見的第一個人是產科大夫,人生的第一聲啼哭也是產科大夫首先聽見的,F在的產婦一輩子只生一個孩子,我們要理解患者和家屬的心情,為了孩子,我們晚吃會兒飯、少睡點覺也沒什么,我們不能讓患者和孩子留下遺憾。
熱心公益,參政議政展風采
2005年4月,作為青海省醫療行業青年專家的劉欣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為了一名民建會員。10年來,劉欣積極參加民建青海省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參加省委統戰部、省社會主義學院和民建青海省委組織的學習班、培訓班。通過系統的政治學習,劉欣登高望遠,更加堅定了為人民做好醫生的從業理念。在醫院里,每次組織義診、幫扶活動,她總是積極報名參加。有時候義診、幫扶活動在省內黃南州、果洛州等一些比較艱苦的鄉鎮,劉欣也從來不計較苦累,從沒有一點專家和主任的架子,耐心地解答每一名農牧區群眾的疑惑,向他們傳授優生優育、健康生育的醫學知識。多年來,劉欣多次做客青海電視臺、青海廣播電視臺、西寧市廣播電臺錄制婦女健康節目,向高原婦女開展婦科疾病知識講座和咨詢。在民建青海省委開展的“陽光女人”系列活動中,劉欣作為民建青海省婦委會委員,受邀開展婦科知識講座已成為了“陽光女人”系列活動的“規定動作”之一。
作為民建會員和支部主委,劉欣在支部會上常對大家說,做好本職工作是民建會員的義務,用工作的平臺接觸社會,了解社情民意也是我們的責任。劉欣在平時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余,帶領會員在各自的崗位建功立業、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參政議政,開展扶貧幫困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她和她領導的支部多次被民建青海省委評為“優秀會員”和“優秀支部”。
2011年,劉欣同支部會員張佩芝、陳麗琴向民建青海省委遞交社情民意及提案《關于在新寧廣場地下修建停車場的建議》及《關于推動我省藏毯特色民族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建議》得到民建青海省委采納,后經專題調研后形成調研報告提交省“兩會”。2013年,劉欣和支部會員丁巖了解到群眾反映甘河灘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第一時間撰寫社情民意上報了民建青海省委調研部。后經民建青海省委組織專題調研,形成了《甘河灘工業園區污染問題急需解決》的提案上報省委、省政府。該提案得到省長郝鵬的批示并被作為省政協當年重點督辦提案。近年來,劉欣利用本職工作的便利,積極了解社情民意,先后向市政協提交了《關于建立和完善社區醫療體系的建議》、《加強煙花爆竹管理工作的建議》等提案,得到了有關領導和部門的肯定。
多年來,劉欣帶領支部會員以民建青海省委開展的“五個一”活動為抓手,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支部活動。先后開展了“情系夕陽、共享和諧”敬老活動,為福利院的老人義務會診;玉樹地震后,帶領支部會員踴躍捐款捐物,支部會員企業家王輝捐款10萬并捐助60多萬的藥品;在民建青海省委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中,支部會員劉勇偉在抗震救災報告會上做了深刻感人的報告,同年支部會員劉勇偉被評為優秀會員;王輝被評為社會服務先進個人。
劉欣,一位七零后的年青產科專家,心系患者,關注民生,忙碌而快樂著。作為醫生,她始終堅持“醫者仁心,心系患者”的理念,二十多年如一日,用汗水和心血播撒愛的芬芳,創造生命神奇,書寫著人民醫生、當代女性的絢麗風采。作為民建會員,她狠抓支部自身建設,帶領支部會員積極參政議政,幫扶社會弱勢群體。
她因為責任而醫術日臻精進;她因為愛心而精心服務;她因為執著而德技雙馨;她因為堅定而奮斗不止;她因為奉獻而屢獲殊榮。劉欣以她高尚的醫德、辛勤的工作、高超的醫療技術和美好的品德在單位、社會和青海民建中樹立了一道風景線和一種正能量,正深深感動著身邊的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劉欣說:像我一樣在本職工作中默默奉獻的醫生護士還有很多。組織給了我這樣高的榮譽,今后我將繼續不懈的努力,用我的執著和堅守,用我的工作和奉獻,一如既往為社會和群眾服務,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