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的心,回報點滴的愛
——記青海民建會員互助培蕾幼兒園園長袁治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七彩土鄉時,伴隨著孩子們唧唧喳喳的喧鬧聲。在聲聲“園長老師早上好”的問候聲中,我迎來了美好又普通的一天。記得兒時,就夢想著做一名教師。如今,我實現了夢想,成為一名園長。在十多年的幼教經歷中,我深知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重大。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全面實施及政府對學前教育的空前重視,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大的挑戰與社會機遇。當每次外出學習回來后,我很感慨,很多東西是我們與發達地區不能比的,但只有一顆熱愛幼教工作的事業心是一樣的。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我們的孩子一樣會很棒。讓他們在社會大家庭里學會“用感恩的心,回報點滴的愛!”學前教育事業不是一個人、一個幼兒園所能完成的,他是要靠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和所有幼兒家長共同努力來完成的。我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人的一生應該是有價值的,還應該是精彩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園園長,幼教事業一直是我的摯愛,10多年來,我一直在幼教這片熱土上,執著地追求著,探索著,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讓自己的一生更有價值、更加精彩,更在努力地為這個世界增加更多的美麗。
一、在刻苦中發奮,在磨礪中成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998年,畢業于青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 1999年,我懷著五彩斑斕的夢創辦了培蕾幼兒園,走上了我將為之奮斗一生的崗位。當我第一次面對幾十個天真無邪的面孔時,我就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所熱愛的幼教事業,我要做的,是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為這一平凡的事業貢獻我畢生的力量,實現我的個人價值!自此,這成了我一生的追求。
記得剛創辦幼兒園時,年輕的我還來不及多想,就在每天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中,一步步實現這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卻不知為了這一夢想,將會付出太多太多的努力與艱辛。時間一天天過去,不懈努力的工作得到回報,幼兒園不斷發展擴大,更多的是社會、幼兒家長的認可與好評。2009年,為了發展擴大,自籌資金征得一塊土地,貸款修建1700多平米的教學樓,同年九月喜遷新址,從此幼兒園各項工作顯著提高。在園幼兒達540名,開設13個教學班,教職工36人。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參加了青海省本科自學考試,并順利考完全部課程,曾多次參加了省內外各級各類培訓。
2010年加入青海省學前教育協會。同年11月被評為“全國民辦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并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同時,還被互助縣職業中學特聘為“幼兒師范專業校外輔導員”。2011年8月當選為“互助縣第十五屆政協委員”。這也是社會、家長對我的認可與肯定。
在15年的園長職位上,雖然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但能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不驕不傲的工作作風,保持著寬宏大量的氣度風范。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從不計個人得失,在平時工作中能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為人正直,踏實工作,廉潔自律,作風民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處理任何一件事情時,都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秉公辦事,不講私情,獎罰分明,對事不對人,做教職工的表率。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人,以教育幫助、批評鼓勵為原則,做到平易近人,以誠相待,在執行制度上即要嚴格,又要以教育為主,以愛和嚴相結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教職工心服口服。在大事面前,做到顧全大局,委屈求全,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我反省。
二、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極探索辦園新路。
1、實施以人為本,超越規范管理模式,建設和諧團隊
一位經濟專家指出:三流的企業靠生產,二流的企業靠營銷,一流企業靠文化。幼兒園的管理無非是人、財、物的管理,而這其中人的管理又是占首位的。在對人的管理上,我們確立“打造強勢團隊,樹立園所良好形象”的管理思路,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我創造性地實施“以人為本,超越規范”管理模式。在工作中我樹立人本主義思想,尊重大家的首創精神,不斷調動積極性,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和積極性。為了培養團隊精神,我們提出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提高”的口號,并付諸行動。例如在我園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觀摩評比中,在臺上,大家是一決高下的競爭對手,而在臺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指導,你幫我改教案,我幫你做教具,她幫我來伴奏,我給她出主意……大家都毫不保留的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相互的鼓勵,相互的幫助,使大家在合作中取長補短,在競爭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最終取得雙贏的結果,獲得共同提高。
為了規范教師的行為,我們除了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外,還引用了“五常法”。五常法概括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這五個詞,運用到我園的日常管理中,我們要求大家“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使我園的物品管理和環境衛生都有了根本的改善。
2、經營管理,目標先行,明確辦園思路。
沒有目標,就談不上經營。想到才能做到,想不到更做不到。作為園長, 我更多考慮的是要把幼兒園辦成什么樣子?多年的實踐經驗使我深深感到:園長的志向有多高,幼兒園的發展目標就有多高,績效就會有多大。因此,作為園長,我頭腦中時刻在考慮的是:幼兒園的總目標是什么;長期、中期、短期目標是什么?硬件部分、軟件部分的目標是什么?我們將目標志向確定后再傳遞給每一位教職工,讓園長的志向在大家的幫助下得以實現。
我園的總體目標是:適應、一流、和諧。適應:環境與教育相適應;師資水平與教育目標相適應;培養幼兒和未來社會相適應。一流:保教水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質量一流。和諧:園內人際關系和諧;師幼關系和諧;家園關系和諧。
針對幼兒園的整體發展目標,我們通過分目標的各個擊破而最終達成。因此我們在制定分目標時盡可能明確具體,并限定時間。因為只有具體明確并具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才具有行動指導和激勵的價值,會使人集中精力,調動自己最大的潛力為目標而奮斗。
三、在學習中進取,在探索中提高,努力打造強勢團隊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前進就要后退,這是我的信念。為了這一信念,工作再繁重,再勞累,我也沒有停止過學習。工作著是美麗的,學習著也是美麗的,讀書學習是我不斷充實、提高、完善自我的有效方法。休息日我最常去的不是菜店商場,而是書店。在那里,我吸取到了心靈的營養,精神的食糧!妒澜缟献顐ゴ蟮囊惶谜n》、《素質教育在美國》、《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一本本優秀的書籍給了我知識和力量。在自己學習的同時,我經常把我讀過的好書,如文章推薦給同事們,并創造條件鼓勵她們不斷學習,為我園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作為一園之長,我堅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研,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教學研究工作,大膽進行幼兒園教育改革。平時,只要有時間,我就到各班聽課、跟蹤半日活動,有計劃性地點評教師的活動,為了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我帶領全員職工刻苦鉆研,探討幼教新路,大膽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我遠赴朝鮮、香港、海南、深圳、廣州、北京等地學習、參觀,把前沿教育信息帶進幼兒園,使幼兒園更有生機,更有活力。
四、開展特色活動,創設多種教育環境,研究民族教育特色
互助縣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全縣38.7萬人口中,土族人口達7.1萬。而我園540名幼兒中,土族、藏族幼兒達205人,占37%左右。這些孩子大部分不懂漢語,在幼兒園學習交流活動中帶來一定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認真制定教育教學方案,在教學方案中多開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民歌、剪紙等課程,讓孩子在寓教于樂中提高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各民族孩子快樂健康成長。(2)、積極開展親子活動,組織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觀土族民俗園,觀看土族舞蹈表演,參觀土族民俗展覽、農業示范園區、工業園區和縣城重點建設項目和景點,讓家長和孩子們在參觀中既能增加親情又能感受家鄉的美、家鄉的變化,讓孩子們真正了解土族民風民俗,從而增強家長和孩子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使命感。(3)、針對我園少數民族尤其土族幼兒多的狀況,在聘用教師中刻意選聘一些既有專業知識,又懂土族、藏族語言的青年擔任班主任老師,實施雙語教學,增進與幼兒的溝通,使各民族孩子都能快樂生活學習。
我園開設了特色教育活動:英語、美術、閱讀識字、快樂實踐數學,并開展興趣活動,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幸福成長,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為了加強幼兒素質教育,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觀察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想出了辦法——創設園里的“結構游戲室”“統合訓練室”、“科學發現室”、“幼兒圖書室”、“舞蹈廳”等。想辦法籌措資金,購買相應的物品,親自帶人動手將這幾個室構建起來,并立即指定專人合理安排各班的孩子輪流進行活動,真可謂一大創舉,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推上了一個新的平臺。
五、重視家長工作,達到家庭、社區、幼兒園的共識
為了做好優質服務,使家長安心工作,主動同家長配合和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我園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家園共育工作:①創建互動的家長學校,②積極開展專題訪問式的園長接待日活動,③開展生動活潑的親子系列活動,④開辟快捷、全面的溝通渠道,⑤幼兒開放日,⑥一周學習情況匯報 ,⑦ 家園練習冊,⑧家園共育特色專欄,⑨家長走進課堂,⑩評選優秀家長活動,建立家長委員會、伙委會,教師給家長上展示課等。我們將本著不斷開拓、勤于思考、銳意進取的精神,不斷探索家園共育新途徑,把家園共育工作推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帶領大家作宣傳工作,塑造良好形象,樹立服務幼兒、服務家長的意識,堅信幼兒園工作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是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為此我們十分重視家長工作的開展,從中我們也反饋到了許多信息,這對我們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抓好安全綜治及衛生保健工作
“安全第一”,把安全和綜合治理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來抓。每周例會都要加強安全綜治教育,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對安全工作做到日檢、周檢、月檢,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強調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和上報,強調安全工作留有痕跡,加強門衛工作職責,確保入園幼兒的安全,使家長安心工作。
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來抓,制定了詳細的安全緊急預案。經常強化后勤管理,提倡艱苦奮斗、勤儉辦事的精神,堅持后勤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嚴格食堂管理,親自把好購物關、驗收關,做到嚴、實、細、安全、衛生。嚴格遵守財經紀律,有計劃地使用經費,從嚴掌握開支,嚴格財務審核。加強園舍、園產管理。嚴格執行園產管理制度,園產分類造冊,落實使用部門、班級、個人的責任,每學期作一次檢查、清理。對教育裝備提高利用率,降低損壞率,加強易耗品管理的力度。在食堂管理中,我園專門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員會,對食堂加強管理。
嚴格進行衛生保健管理,要求保健醫和各班教師嚴格執行衛生消毒保健制度,加強檢查、指導,防止傳染病的傳播。要求保健醫定期為家長和教師開展衛生保健、科學育兒知識講座。還有計劃由主題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如保護視力、保護牙齒等。幼兒每天堅持作眼保健操。做好衛生保健管理,把好晨檢關,做好全日觀察及記錄。關心幼兒的身體健康,貫徹以“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導幼兒的膳食,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七、關心、體貼、以情感人
在繁忙的工作中,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也沒忘記關心教職工的生活,給職工發放大米、蘋果、青油等。還給教職工買來統一的園服,使教職工有了統一的著裝。
由于幼兒園特殊的工作性質,女同志占98%,因此工作煩瑣,頭緒很多。作到了園內有多少教職工心中就要裝下多少人,處處團結、關心、體貼她們,做職工的知心朋友,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時刻掌握園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經常與職工談心、交流、溝通,即可增加與職工之間的感情,又為教職工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使職工愛崗敬業、安心工作,職工有困難她能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對生病人員及時前去探望和慰問,做教職工的貼心人。
教職工中,如果有人生病了或是家人病了等等,總是組織人員看望。誰家有困難,伸手相借,總是慷慨解囊相助。
在我的意識中,崇尚的是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奉獻。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是因果關系,而是付出許多許多,得到很少甚至沒有。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激勵中,我園全體教職工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從困境中走了出來,使我園由內到外,都有了翻天覆地地的變化。辦園條件和辦園水平得到提高和改進。但我還是不滿意,又加大了改進地步伐,將幼兒園建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用心血和汗水譜寫了一名幼教工作者無私奉獻的凱歌。在榮譽面前,我沒有止步,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追求著更高的目標。無私的奉獻精神實踐著幼教工作者的誓言,為黨的教育事業辛勤的耕耘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大業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