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十一支部 王風蓮
2016年5月30日
在民建省委和支部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我參加了5月20日至25日在江蘇蘇州舉辦的民建基層組織負責人及骨干會員培訓班,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深入了解了新形勢下民主黨派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理論與實踐,對民建基層組織自身建設包括作為民建會員的個人修養、能力建設的重大要求有了深刻的認識,F將此次培訓中個人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報告如下。
一、總體感受
1. 培訓主題鮮明、意義重大。作為一名年輕的民建會員,如何把握形勢發展的要求,找準自身定位,更好地融入黨派建設、融入社會發展,是自己加入民建組織以來一直不斷思考的重大問題。此次培訓無疑給自己深刻了解民建自身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提供了重要契機。在幾天的培訓中,通過聆聽專家授課,現場參觀,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的認識,深切感受到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中民主黨派發揮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民建組織在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偉大實踐中做出的重要貢獻,進一步增強了作為一名民建會員肩負的光榮使命感,增強了為組織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 培訓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此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總體安排非常緊湊,既有專家學者的課堂講授,又身臨現場參觀感受,還有學員間的相互交流討論,可以說形式活潑,理論與實踐結合得非常緊密。整個培訓始終堅持問題意識、問題導向,讓大家在接收黨派建設一些新理論、新觀點的同時,更多地啟迪心智,尋求解決黨派參與協商民主的過程中面臨問題與困境的著力點,其中折射的一些理念和思維值得很好地借鑒運用。
3. 培訓針對性強、信息量大。幾位專家的講授,思想性、針對性很強,抓住了新形勢下黨派參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原則、基本路徑和方式方法,深入分析了“一路一帶”對外開放新格局為我們國家的開放發展提供的戰略機遇,讓人思路頓開,受益良多,F場教學與實地參觀讓我們充分領略了作為長三角發展排頭兵的蘇州在現代工業、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創新模式,讓我們開闊了思維視野,進一步增強了對中國未來發展美好前景的信心。
二、幾點收獲
一是通過此次培訓,讓自己對民建組織的性質、宗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把握,為自己更好地加強自身修養,履行好作為一名民建會員的職責汲取了營養智慧,夯實了理論基礎。
二是通過此次培訓,感受到新的形勢下民主黨派在參與國家發展建設中展現的蓬勃活力,作為一名民建會員只有把自己的價值追求與民建組織的創新發展結合起來,才能有所作為。
三是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開闊了思維視野,特別是蘇州經濟社會發展中創造出的新模式、新理念、新做法給我們很深的觸動和啟迪,作為欠發達地區,只有立足省情實際,在借鑒發達地區先進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才能抓住發展機遇,實現持續快速發展。
四是通過此次培訓,結識了許多會員同志,并與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結下了深厚友誼,為以后更好地合作共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思考建議
幾天的培訓中自己也根據了解和掌握的情況、結合培訓中的認識和感受作了一些思考,可能不太成熟,僅供參考。
1. 雖然現在是信息社會、互聯網時代,但我省地處內陸,不管是在信息還是理念、思維等方面依然相對封閉保守,希望民建省委一如既往地秉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多組織一些高質量的短期培訓,更好地用新理念新知識武裝會員頭腦,不斷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2. 目前民建組織的會員來自各行各業,平時忙于各自工作,相互之間的交流不多,建議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多搭建一些相互交流的平臺,更好地凝聚會員力量,不斷推進民建組織的各項事業。
3. 目前民建會員在社會實踐方面的渠道還比較少,除了對各自領域的情況較為熟悉外,對整個社會層面上的發展了解還不夠,建議以支部為單位,多組織一些深入基層、深入農牧區的社會調查、主題觀摩、公益活動,使民建組織始終緊貼社會發展脈搏,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